洁净度指洁净空气中空气含尘(包括微生物)量多少的程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73-2001(GBJ73―84 已作废),《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下面简称《规范》)明确规定了空气洁净度的四个等级(洁净度即指洁净环境中空气含尘粒多少的程度),并制作了相应表格以示划分之标准:
这是依据美国联邦标准209E中洁净室等级标准换算出来的,每一等级都对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等于0.5um 的灰尘粒的数量有严格的规定。《规范》还详加注明:“对于空气洁净度为100级的洁净室内大于等于5微米尘粒的计数,应进行多次采样,当其多次出现时,方可认为该测试数值是可靠的。”硬盘的工作环境要求是10级,这几乎达到了最理想状态下的无尘,也是普通工作环境所不可能做到的,更是任何民用资金都无法实现的。然而从现实角度来看,100级还是可行的,毕竟数据恢复过程只需要短时间,暂时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只不过100级洁净间的资金投入相当大,几乎绝大部分数据恢复服务商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实力较小的服务商可能会选择1000级洁净间,此时已经严重影响了效果。然而更为惊人的是,部分服务商甚至采用万级洁净间,这对于硬盘实在是巨大的伤害,很可能导致原本有希望恢复的数据付之一炬。不过由于数据恢复行业的特殊性,即便操作失败也无需承担责任,因此这类选择低成本投入的服务商宁可牺牲成功率以换取低价格,以此来吸引部分并不懂行的客户。更加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为了欲盖弥彰,这些服务商居然号称万级洁净间、十万级洁净间,企图以错误的概念来混淆视听,让客户误以为数值越高反而洁净程度越高。
作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其环境变化对整个地球,特别是欧亚的环境、生态系统等有着不小影响;“西藏高原”则是指在中国西藏境内的、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最高海拔超过8800米的青藏高原的主体,这里是众多江河的发源地,其未来环境会比今天更好,还是更糟,颇受公众关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洁净度如何?中国科学院今天在北京发布《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全文,其中提到,尽管人类活动对西藏高原有一定影响,但西藏高原污染物环境背景值明显低于人类活动密集区,仍为全球最洁净的地区之一,与北极相当;至于其现有污染物,则主要来自境外。
当天发布的评估报告,是由中科院西藏区域协同创新集群,组织100多位从事西藏高原一线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历时三年,在50多年历史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所完成的。其全文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和灾害风险六个方面所涉及的温度、降水、冰川、积雪、湖泊等26项指标,综合评估了西藏高原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的环境变化。
该评估报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徐柏青说,通过对西藏高原近几十年来人类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梳理和分析发现,西藏高原的污染物主要有黑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这些污染将会对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以黑碳为例,其辐射强迫效应不但能加热大气引起全球增温,而且沉降到冰川后可降低冰川反照率、加速冰川融化。
洁净厂房建筑方式可分为土建结构和装配式两种,其中普遍采用装配式。
装配式洁净厂房系统主要由初,中,高三级空气过滤的空调送风回风和 排风系统;动力及照明系统;工作环境参数的监测报警消防和通讯系统;人流和物流系统;工艺管路系统;维护结构及静电地面处理等各方面所要求的实施内容组成,形成空调净化系统工程所包含的整个设备和器材的配套和建筑安装内容。[4]
更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发现这些污染物基本来自境外。比如黑碳,报告称,西藏高原西北部、北部冰芯黑碳含量变化与慕士塔格冰芯相一致,显示了欧洲-中亚黑碳排放对西藏高原环境的影响,而西藏高原南部、东南部冰芯黑碳含量变化与藏东南冰芯一致,则显示了南亚黑碳的输入。这一发现确定了南亚与欧洲-中亚为西藏高原黑碳的两大来源贡献区。报告称,目前,西藏高原黑碳的含量达到了近百年的最高水平,但低于法国阿尔卑斯地区,接近北极地区。
报告发现,印度季风是将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自使用地携带至西藏高原的关键动力,目前,南亚国家对这类污染物还在持续使用,因此在季风的驱动下,高原环境还将不断地积累这类污染物,并最终产生生态风险。至于中国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徐柏青解释道,因其处于西藏高原下风向,从历史数据来看,并不存在往西藏高原输送污染物的可能和情况。
至于囊括六氯苯、六六六等有毒元素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已被发现广泛地存在于西藏高原的各类环境介质中,但徐柏青告诉记者,这些污染物是西藏高原地区原本不存在、也从未使用过的,同样只能是“外来品”。
本文标签:洁净厂房